當走向左手途徑作為自我心靈的途徑,必然會開始質疑整個社會與傳統思考的架構,甚至可能挑戰一切權威給予的規則。挑戰社會的眼光和禁忌只是手段,藉此來達到個人的終極自由。在這段過程當中,我們也一定會遇到許多傳統的框架,也會與之發生衝突。在這段過程當中,成為一個叛逆者也是必然發生的事。

尤其在我們台灣人的文化當中,是一個充滿控制和壓抑的環境,特別喜歡利用階級與權威去打壓他人來滿足自己。而最好用的手法,就是先在他人身上貼標籤。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標籤機在我們的生活中:"自私""任性""不孝"......等等。如果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看到成人都是如此。成年之後,自然也只會用這個方式去對待其他的人。通常,這些人在腦中有一個模型,如果你不想按照那個模子被塑型,就是自私、任性。

有個朋友告訴我,從小成績不錯。但因為父母對他有特別的期待,在國中時被迫開始每天從早上七點開始讀書,讀到晚上十點。很痛苦,但是當開始想要做點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就會被指責是任性,是自私,是只想著自己。

也有個朋友告訴我,她的父親要她乖乖當個家庭主婦。但因為家庭經濟的關係,她想出去工作補貼家用,想讓孩子去上幼稚園。結果被指責是任性,是自私,是只想著自己,是不顧孩子。

或許這些看起來不是甚麼嚴重的事,但在重複的累積之後發生了甚麼?她們都不快樂,嚴重的憂鬱。因為自我的意願都被剝奪,自然快樂不起來。她們都害怕人,因為和人相處時都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所以得小心翼翼的隱藏自己。她們感到混亂,因為她們無法理解為什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錯的?

我會說:讓自己更任性一點,因為如果你如果沒有去實踐自己的意願,你的生命會受到阻礙。讓自己更自私一點,因為如果你連自己的需求都感受不到,也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需求。

那些人,實際上都沒有好好的活過,所以無法真正的去體驗生命中的各種慾望、情感和需求。只是鸚鵡學舌的背誦一些經典與教條,然後用那些套用到他人身上,要求他人成為符合他們期待的工具。如果你不想成為滿足他們的工具,就在你身上貼上各種標籤。

他們說你任性,說你自私,但你不過是想做自己開心又不妨礙他人的事。而他們不顧你的意願,只想把你變成他們要的樣子。比較起來,誰才任性?誰才自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月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