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 Pirate Birthday Social Media Post 的複本 的複本 (3)
最近在看魔法師戈登的書,他大量的提到經濟學的概念、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以及世界經濟現況與對策。戈登甚至說:"經濟學就是魔法"。為了理解他的概念,開始了閱讀。不過讀起來頗為辛苦,除了是原文之外,又涉及到一個從未接觸過的龐大知識體系。

"我們經常將經濟學視為一堆表格和利率的枯燥主題,但實際上經濟學是一門哲學流派。經濟學是對價值的研究, 這是對我們認為有價值的事物的研究,我們在個人和文化層面上去進行定位。"

"我們頭腦中許多事情的發生都不屬於我們自身,它繼承自我們的家庭和我們的文化。在經濟學上,這比任何地方都更明顯。我們繼承的價值體系大多與我們的精神或魔術價值不符,因為它們來自根本就不是為我們造福的經濟體系。因此,任何在我們的生活中尋找意義或價值的旅程都必須從對我們所繼承的價值體系的理解開始。"

當看到這兩段,我大概能理解他的概念。透過理解自身對事物的價值判斷,社會對事物的價值判斷等,來理解社會為何會發展成現況,以及可能的因應之道。當然,戈登另一個主因,在於從掌握權力的菁英份子手中奪取知識的擁有權,進而削弱其對於世界的掌控。就像識字和知識這些我們現在看似唾手可得的東西,在古代都是只有少數人能擁有的權力,包含小學生就會的四則運算。

雖然我還不懂經濟學,不過我了解透過認識"事物的價值認知以及其改變",那麼我們或許可以對事件產生不同的觀點。這讓我想到近日對於熱議的少子化問題,當然不同立場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從高房價、低薪資、教養成本過高(含體力、心力)、社會環境不友善等等。這些觀點,我認為都對於少子化這個現象有影響,只是程度的高低而已。

但我自己的看法在於社會對於"子嗣"的價值認定改變了,在以前的觀念裡產下子嗣、傳宗接代是人生第一要務。這包含以前人口稀少、壽命短、死亡率高。在過去很多年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十五歲左右。即便長壽,照護的人力仍然是在家族而非社福體制。且人口數也決定了一個部族或國家的強盛與否,因為這是勞動力與生產力的來源。

但現在隨著現代化,人類的平均壽命大幅增加,死亡率降低,平均壽命在七十歲以上。子女也並非老年的依靠,與其依賴子女不如手上有房有錢的概念也逐漸普及。而因著現代化、自動化、機械化,對於人力的需求也下降。隨著"子嗣"的價值降低,但成本卻增加,少子化現象就自然會產生出來。更何況心靈層面的需求,許多人轉移至寵物上。

我自己是認為少子化是個無法透過任何制度去逆轉的必然的趨勢,能做的只有延緩其速度以及對於其可能引發的現象做出減損。就像台灣就是在颱風多的地帶,你不可能讓颱風完全消失,但可以做出降低損害的防範。

不過少子化真的沒有半點好處嗎?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有一項研究,當中發現到少子化首先降低的是富人的出生率,在資源不減人口卻減少的狀況下,會使資源更加集中,造成了更加不平等的資源分配。但從更長遠來看,富人的人口減少,中產階級與窮人接受了反而產生了人口紅利,有助於經濟利益對於整體人口的平均分配。

無論如何,少子化現象讓人們開始注重育兒福利,可能有助於育嬰假、育兒津貼、托兒服務、友善環境等議題的推動。比方友善環境在台灣就一直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光看綠色人行道上面時時停著的車輛,那叫推著嬰兒車的父母、倚靠輪椅的老年人或傷殘者要怎麼通行呢?如果少子化議題也能帶動其他議題的重視,也算是不錯的一件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月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