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腳本系列專文01-認識生命腳本

前幾天收到喜樂的電子報,當中提到了生命腳本病理學。我想想,是也該來談談生命腳本。有人說,人生就是戲。人生的確是一場戲,並且我們早在生命初期就已經寫好了這齣戲的劇本。這個劇本包括了:我是甚麼樣的人、我的感情狀態如何、我的健康狀態、甚至如何死亡等等。

在心理治療學派有個部分,稱為腳本分析。將人生的狀態分為十二條禁止訊息,以及五種驅力。禁止訊息與驅力構成了人生的方向與動力。本質上,禁止訊息與驅力都是某種信念。當然,驅力與禁止訊息絕對不只五種與十二種,但都可以透過這些作為解釋。

腳本的產生源自於父母或重要他人的教導,以及因為某些事件的發生而對生命做出的詮釋。這些腳本起源自我們得童年,心理學家相信我們在七歲就完成了整個人生的生命腳本。所以,古人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童年的時候,我們開始學習認識這個世界。認識的方法就是透過成人的教導,以及親身的體驗。這是生物的本能-探索,好為將來的人生設定好生存的方式。探索的本能就是冒險家的原型,人類就像其他的動物一樣,開始親身經驗這個世界。這就像是小孩會藉由把東西放進嘴巴,去觸摸一樣,去認識這個世界的一切。

當我小孩還小的時候,也是會去摸東摸西。有次,我在煮熱水。小孩升手過去就要摸水壺,我越阻止他越想摸。為了避免這種情形,我決定讓他直接體驗到這個東西是有危險的。於是我對他說:燙燙!會受傷!然後我抓著他的手,在確定不會受傷的狀況下摸了水壺的邊一下。自此之後,他看到水壺再煮水就會避開,只要我告訴他會燙的東西都不會想要去拿。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認識世界。當我們在童年受到的經驗,形成了我們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就像父母忙於工作,疏於照料的小孩,可能會形成「沒有人愛我」、「我是不重要的」這樣的信念。

當成人之後,可能會在關係中感受到不被愛或是不重要的感覺,雖然對方未必真的如此,但那種感覺會不斷的盤繞在心頭。導致在關係中的退縮,不斷想分手。或者緊密的抓住對方,造成爭執。

通常引發的事件可能是一些微不足道或者令人感到詫異的原因,就像是一對情侶,一個在睡覺,另外一個去吃早餐。回來之後,就嚴重的爭吵。因為對方自己去吃早餐,沒有等我。所以對方不愛我,不重視我。而實際上,這些事件本質上和愛並沒有關聯,而是觸發了生命腳本。

另一種情況則是可能會無意識的找尋到符合腳本的對象,一個不愛他或者徹底疏忽他的人做為伴侶。最後的結果,都是不斷的在經驗「沒有人愛我」、「我是不重要的」。

生命腳本會不斷的創造出符合該腳本的狀態,讓我們覺得生命的確如此。親密關係特別容易讓我們看到腳本當中隱藏的訊息,你會發現關係中的情侶反覆爭吵的都是相同的問題。而當某些情境出現時,就像是被按下按鈕的重播帶,不斷反覆相同的狀況。一直到雙方都受不了這種情況,而選擇了一個逃脫出口-分手。然後在下一段感情中,繼續相同的問題。

更可怕的一點是我們會認同腳本的訊息,認為世界真的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卻忽略了,這些事情的發生,是源自於自身的創造。因此,我們必須覺知到自身的生命腳本是如何編寫,然後去改寫腳本的內容,選擇不一樣的反應與人生,才能真的達到改變人生的可能。

通常,生命腳本在觸發的過程當中,會導致角色的變換。被害者、加害者與拯救者。我們會在其中轉換角色,然後經驗到挫折、悲傷、憤怒或無力。當我們發現自己在這些角色當中時,就很可能在經驗自己的腳本,而非理性的面對事物。

被害者的台詞可能是「我被傷害了」、「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等等,認為對方傷害了自己,並且對方必須為現況負責。

加害者則可能是「都是你的錯」、「都是因為你」等等,開始向對方展開攻擊或報復。

拯救者則可能是「我只是想幫你」、「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等等,彷彿對方是需要被拯救或幫助的人。

我們會在這三種角色中不斷的切換,卻忽略了在互動的關係中我們可以不成為一個受害者、加害者或是拯救者。雖然我們可能以為現實就真的這樣,但誰知道我們所認知的就一定是現實呢?或者,只是自己認為的現實呢?

認識你的腳本,重新成為你生命的編劇,你將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月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