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腳本專文02-不要存在

禁止訊息當中最嚴重的就是「不要存在」,我個人認為「不要存在」比原文的「不要活」更加的貼切。因為不要活給人直觀的印象是自殺,而實際上這條禁止訊息也包括了想要消失掉,或到另一個世界去。
 

不要存在是所有禁止訊息當中最危險的一條,因為可能會直接威脅到當事人的生命。不要存在以多種樣貌呈現出來,讓人誤以為是因為外在事件才引發的死亡事件,但實際上是我們在跟隨生命的腳本前進。

當你在生命當中,曾經考慮過要自殺或者從世界上消失,那麼你的生命腳本當中就可能有不要存在的禁止訊息存在。在直接的口語上,也許在童年時你的父母曾對你說過:「要是沒有你,我就不用嫁給你爸爸了!」
「要是沒生你就好了!」
這句話的背後,暗示了小孩必須為父母婚姻中的不幸負責。如果沒有小孩,父母就會是快樂的。在文字的背後傳遞的是「沒有你就好了!」。

而身體上的虐待必然包含了不要存在的禁止訊息,雖然沒有口語的訴說,但直接以身體的痛苦告訴他:「你不該存在!」曾經有位案主在面談時常提到自殺的念頭,當在回顧童年時則多次提到自己的母親常常毆打辱罵他。

當我們在童年時,甚至在母親懷孕時,我們就開始學習認識這個世界。當我們感受到這個世界不歡迎我們,就可能產生了禁止訊息存在。曾經有幾位有嚴重自殺傾向的案主,在談話的過程中提到母親在懷孕期間曾經想要墮胎過。

如果自身的父母曾經提過要自殺或是全家死在一起,甚至有過這類的舉動,這條禁止訊息可能會藉由這個過程傳遞給小孩。因為父母以自身的行動表達了不要存在的訊息。

不要存在並非只存在於那些遭受挫折或鬱鬱寡歡之人,有些過於熱衷從事具有危險性的極限運動或冒險,也有可能是企圖透過這類危險的活動來達到不要存在的目的。

在身心靈的領域當中,我們常會聽到想要「回家」,留在這個世界太累了。這樣的情況也可能有不要存在的禁止訊息。想要前往一個淨土或天堂,也可能是不要存在的折衷版本。宗教有時是個很好的折衷之處,在是當的情況下,受洗或皈依等儀式象徵著過去已經死亡,而當事人可以用新的身分活下去。

為了對抗腳本中不要存在的禁止訊息,我們可能透過某些孩童時期的「魔術般的想法」來逃脫。這樣複合的結果,形成了早期決定。這決定了未來我們生活的方式,以及現實生活。

魔術般的想法並不符合理智或現實,而是來自於孩童的幻想。像是如果走樓梯時,我不踩到第三階,我的父母就可以繼續活下去。我只要向外星人發出訊號,爸爸就會回來接我。這類的行為,就是魔術般的想法。

就像是「我不該存在,但是如果我夠好,我就可以繼續存在。」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熱切的追求愛情,但是當失去愛情時就彷彿整個世界崩塌,甚至企圖用死亡這一切。這背後可能有一種早期決定「我不該存在,但是如果我夠好我就可以繼續存在。」因為愛情決定了當事人能否活下去,因此熱烈的追求。但當失去愛情時,就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

類似的情況很多,「我不該存在,只要我夠有錢我就可以活下去。」、「我不該存在,只要我夠成功我就可以活下去。」、「我不該存在,只要我夠努力我就可以活下去。」等等。

當然也有相反的例子,「只要沒人親近我,我就可以存在。」、「只要我不去感覺,我就可以活下去。」、「只要我貧困,我就可以活下去。」

然而這些魔術般的想法只是暫時給予紓緩的可能,是經不起現實的考驗。徹底從腳本訊息開始工作,改寫腳本,我們才有從束縛中解脫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月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